市科技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要求,聚力创新淮安建设,认真开展“科技惠民 四进四送”活动,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良好营商环境,打造科技服务品牌,提升我市科技企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科技助企1+3”有序推进。做好顶层设计,厘清市、县、镇工作职责,严密组织,稳步推进,对科技企业全面摸排,有效指导。将工作机制推进与业务工作融合,围绕高企培训申报、科小评价入库、科创综合体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有机结合,有力提升了对我市企业的科技支撑。二是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共建校地创新载体平台,推进校企人才项目融合,拓宽校企合作渠道,组织上门服务,引导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向向企业集聚,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是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组织高校院所,践行“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百姓家”的精神,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聚焦县域、镇域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展“科技小分队进田头”等乡村振兴科技培训工作,实现科技引领产业发展、科技促进乡村富裕,提高乡镇产业产品竞争力。四是机关科技氛围日渐浓厚。通过业内指导、跨界学习、现场考察等多种方式,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技企业成长等诸多方面学习先进经验,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局网站等多种手段,推送科技政策、宣传科技动态,形成浓厚科创氛围。通过种种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科技助企实效显著。首次实施科技助企“1+3”工作机制,将全市近千家企业纳入服务网格,实行精准服务。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0家,科技型中小评价入库企业预计达1800家、同比增长89.87%。纽泰格科技成功在创业板上市,迈尔汽车在科创板上市,江苏威博液压在北交所上市。获批省级众创空间1家,备案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科创综合体等10余家。科技助企做法在学习强国平台刊载,探索布局科创综合体建设做法被市委改革办采用。
二是产学研合作持续深化。支持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新增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累计建成市级以上“两站三中心”1350个。全市荣获省科学技术奖10项,其中,淮阴师范学院主持完成的“凹凸棒石基高性能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视科新材料、苏盐井神、天丰种业等三家企业获省首届创新发展奖表彰,数量居苏北第一。组织参加苏北五市产学研对接会等专场对接活动9场,累计签约项目76项,新建省级校企联盟124个,获批省双创计划“科技副总”112人,新命名省外国专家工作室10个。
三是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相继组织淮阴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淮安市农科院等8个高校科研院所十余位专家赴全市范围内4个县区7个乡镇开展“科技惠民 四进四送”累计9次,活动聚焦水稻、小麦、草莓、西瓜等淮安特色农业产业,极大提升了我市农产品的科技竞争力。获批省级星创天地1个、农村科技服务超市1个。
四是机关干部科技能力提升。组织市政府政策发布会,解读“创新16条”,开展政策县区宣讲行活动,提高政策知晓率。举办淮安科创讲堂,邀请科技部资深专家领导来淮辅导。召开全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会,邀请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专家组核心成员来淮授课。组织浙江大学-淮安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技能力提升培训班,进一步增强队伍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开展全市科技系统科技宣传月活动,撰写重点科技新闻650篇,在新华日报、学习强国等省级以上媒体刊登报道120篇,调研信息获得市主要领导批示2次。(法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