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在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指导下,由淮安市科技局、淮安市科协、淮安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淮阴工学院、工商银行淮安分行协同举办的2022年淮安新型装备制造产业技术成果对接会成功举行。考虑疫情防控的因素,本次对接会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线下统筹服务为主、线上校企对接为主的方式进行,既有效控制了风险,又让企业不因疫情影响而延缓和滞后技术对接需求。
本次对接会以“携手创新、制造未来”为主题,市科技局局长胡长青,市科协主席解满启,淮阴工学院副校长张有东教授,淮阴区政府区长、淮安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张等有关领导出席线下会议。来自中科院系统、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院所的443项科技成果在线上进行发布。上海交通大学和淮阴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有关专家教授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了主旨演讲。100余家企业参与了本场线上对接。
会上,淮安市科技局局长胡长青在致辞时提到:近年来,淮安不断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为目标,在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叠加重要机遇期,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深化一核一廊三区五基地的“1135”创新图谱打造,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和科技金融服务支撑,推动“揭榜挂帅”“赛马”等新兴项目,常态化开展创新创业大赛、创新挑战赛等赛事,先后招引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在淮设立研发机构,产学研合作成为当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主要措施与途径,全市产学研合作呈现出良好发展喜人局面。胡长青表示,期待与会的专家学者来淮开展项目对接、产业合作、投资创业,把最新的科技成果放在淮安落地转化。同时,亦真心希望淮安的广大企业家们,能够积极借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优势,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转化出更多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产品,在高质量发展的潮流中乘风破浪、赢得市场。
在主旨演讲环节,上海交通大学路林吉教授就通用嵌入式电子控制器研发平台项目做了精彩推介,并现场解答了线上对接人员的相关提问;淮阴师范学院朱贵强教授关于智能防撞防闯入主动预警系统项目介绍让现场来宾耳目一新;淮阴工学院李伯奎教授带来的高效低耗新型有机硅流化床反应器仿真优化设计开发项目吸引了芯片产业企业家们浓厚兴趣。
此次淮安新型装备制造产业技术成果对接会系首届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的延伸和深化。从大会前期准备阶段到今天为止,共200余家企业参加线上项目路演和对接洽谈,达成合作意向80余项。实现产学研创新要素加快集聚、科技成果加快转化,科技活力全面增强。
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陆续出台“聚力创新20条”“科改20条”“创新16条”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不断促进产学研合作。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备案校企联盟达860家,建立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联盟8家,服务企业1000余家,全市有效高企数达到581家,是“十二五”末的2.4倍;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66.63亿元,是2015年的6倍。累计引进各类研发机构和技术转移中心39家。在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市排名中,淮安位列第70位,成功获得科技部支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区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