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陕西省及各地市农业专项资金申报指南(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产业化发展项目+种业发展项目)
叶嘉佳 / 2023-11-01 10:44:00
376 分享

陕西省企业朋友们,本期小编整理了2023陕西省及各地市农业专项资金申报指南,有想认定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项目、产业化发展项目、种业发展项目的的朋友快来看看吧,有相关问题可以随时咨询联系小编!
11年专业代理免费咨询:13053132051(vx同号)

(卧涛集团:抖音短视频运营推广、网站关键词运营推广、项目申报、工商财税,股权设计、软件开发、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专利商标版权软著、科技成果评价)

 

【2023年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指南】

一、创建条件及建设任务

(一)创建条件。申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应达到以下条件:

1.主导产业优势明显。选择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发展基础较好的1-2个主导产业,且主导产业占产业园总产值的比重达60%以上。创建粮食产业园应立足产粮大县予以申报。

2.规划布局科学全面。产业园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应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中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总体要求,且区域相对集中、布局合理、彼此联系紧密、社会化服务功能齐全等。

3.发展水平区域领先。生产设施条件良好,现代要素聚集力强,技术集成应用、机械化水平和管理信息化水平高,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强。须有1家科研院所作为技术支撑单位。

4.绿色发展成效突出。注重种养结合、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质量可追溯,产品优质安全,无害化率100%,绿色食品认证80%以上,园内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

5.带动农民作用显著。聚焦创新联农带农,推动发展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确保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园区内农民可支配收入应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

6.组织管理相对完善。县(区)人民政府应将产业园建设作为重点工程,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统筹整合相关资金,出台支持政策措施,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建设管理及运营机制。

(二)建设任务。应重点围绕产业延链、壮链、补链,统筹推进生产要素集聚、产业融合发展、农业提质增效和完善联农带农等目标,研究确定实施方案和规划期建设任务。

二、申请创建数量及程序

(一)创建数量。每市(区)申报数量不超过1个,已经批准创建国家级、省级产业园的县(区)不得继续申报,产业园已经覆盖辖区全部县(区)的市不再推荐申报。

(二)创建程序。按照县级申请、市级推荐、省级批准的方式开展省级产业园创建,由县级人民政府向市级农业农村部门、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经市级农财两部门审核同意后推荐上报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后提出创建名单。经报省政府同意,并在媒体公示无异议后,批准创建省级产业园。

(三)申报资料。申报材料包括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批的产业园创建方案、五年建设规划、产业园创建基本情况表。

三、财政支持政策

各地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通过省级财政资金引导,激发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力度,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省级财政拟按照1000万元的补助标准支持创建省级产业园,在省级资金使用上,不得搞平均分配,避免面面俱到;不得用于建设楼堂馆所、市政道路,以及园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得用于对企业直接补助购买生产资料设备、发展休闲农业,不得编制与农机购置补贴等其它中省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有交叉重复的支持内容,不得编制营销展销宣传、技术培训等不易绩效评价的支出。

 

【2023年陕西省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一、建设内容

围绕镇域农业主导产业,支持提升原料基地、仓储保鲜、加工营销等设施装备水平,创响乡土特色品牌,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推动龙头企业以乡镇为基地配套建设加工物流等中心,引导农业企业与农民合作社、户联合建设原料基地、贮藏和加工车间等,鼓励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就地吸纳农民就业。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探索适宜脱贫地区乡村产业发展的建设模式。

二、申报条件

(一)政府高度重视。县镇两级人民政府积极主动布局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制定了农业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且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可行、支持力度大。

(二)主导产业基础良好。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产业规模较大,统筹兼顾粮、油、渔及“3+X”特色产业,不得将休闲农业

作为主导产业。镇域农业主导产业总产值达到5000万元以上(脱贫县区可放宽为2000万元以上)。

(三)融合发展初见成效。围绕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主体多元、业态多样、类型丰富。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达到1.6:1以上(对脱贫县区不作要求)。

(四)产业布局科学合理。主导产业与当地发展基础、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经济区位等相匹配,发展功能定位准确,镇域公共基础设施完备,服务设施配套,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生态宜居同步推进。

(五)联农带农机制初步建立。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实施项目,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供生产托管、土地流转、电商劳务等服务衔接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三、有关要求

(一)申报主体。申报主体为县(区)人民政府,实施主体为乡镇政府(街道办从严控制)。

(二)申报数量。西安、榆林、汉中每市推荐申报2个,须包含一个粮棉油类产业强镇,其他市(区)各可推荐申报1个,超报及逾期报送不予受理。已获批建设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所在的镇,以及国家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的县(区)不得申报,且不能同时申报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

(三)申报材料。市级农业农村、财政部门推荐文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申报表;项目建设方案和资金使用明细表;项目绩效目标;县级出台的主导产业发展政策措施或实施意见;其他佐证发展成效和联农带农效果的材料。除市级推荐文件外,其他资料应汇编成册统一报送。编制项目建设方案时须严格遵循财政资金支持方向,按照资金总额不超过300万元进行编制。

(四)申报流程。按照镇级谋划、县级申报、市级推荐、省级批准的方式进行。镇级人民政府作为创建主体向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提出申请,经县(区)政府审察、市级农财两部门审核同意后推荐给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按照有关流程进行评审确定

 

【2023年陕西省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申报指南】

一、申报条件

(一)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推荐申报的园区需符合《陕西省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认定管理工作规范(试行)》(陕农发〔2022〕81号)第五、六、七条的申报条件。

(二)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申报省级联合体应符合《陕西省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认定管理工作规范(试行)》(陕农发〔2022〕80号)第二章“认定标准”条件。联合体建设应尽可能与本县(市、区)已有的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和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等紧密结合。

三、申报数量和程序

(一)申报数量

1.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创建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5个,每市(区)限推荐上报1个,超报及逾期报送不予受理。往年已获批认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县区不得重复申报。

2.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5个。结合各市区省级龙头企业培育情况及往年建设任务实施情况,申报指标分配如下:渭南、榆林、安康各推荐4个,西安、宝鸡、咸阳、延安、汉中各推荐3个,商洛推荐2个,铜川、杨凌、韩城3市(区)各推荐上报1个,每县(区)仅限推荐一个产业化联合体。超报及逾期报送不予受理。主体单位对联合体补助资金与合作社等中省资金不再叠加享受。往年已获联合体资金支持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等不得作为此次申报的牵头或配合单位组成联合体申报。

(二)申报程序

1.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由符合条件的园区填写申报书、编制申报材料(详见陕农发〔2022〕81号附件),按照陕农发〔2022〕81号文件中明确的申报和认定程序执行。

2.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由牵头发起组建联合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编写申报方案、提供相关佐证材料(详见陕农发〔2022〕80号附件1、2),按照陕农发〔2022〕80号中明确的申报和认定程序执行。

三、补助资金建设内容

1.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申报认定的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暂按300万元财政补助资金编制资金使用方案,方案应明确补助资金对象、标准、其他资金来源及使用内容。省级财政补助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加工基础设施、深加工技术改造及引进、产业链供应链完善提升、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智慧农业建设、农产品认证与品牌培育、联农带农增收等方面。

2.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每个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暂按80万元财政补助资金编制资金使用方案。资金主要用于支持规模生产基地标准化、商品化生产水平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深加工和物流设施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等新基建建设,市场品牌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及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壮大等方面。省级专项补助资金不得大量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发展休闲农业,不得与农机购置补贴等其它中省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有交叉重复

 

【2023年陕西省现代种业发展项目申报指南】

一、项目内容

(一)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项目

1.种质资源圃建设。根据我省特色优势作物布局分布,建设一批农作物(微生物)种质资源圃,繁殖保护优良品质种质资源,并建立种质资源数据信息库。每个农作物(微生物)种质资源圃项目申报金额不超过50万元。

2.种质资源研究开发与利用。对全省征集和保护的优良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构建农作物DNA分子指纹图谱,筛选耐旱、耐盐、抗病的优异新种质,进一步丰富优化我省农作物种质资源。项目申报金额不超过200万元。

(二)种业创新攻关项目

1.品种审定试验测试。对选育的品种组合和品系在全省品种审定试验网络中进行审定试验、测试和鉴定。按生态区域分关中夏播玉米、陕南春播玉米、陕北渭北春播玉米、旱地小麦、水地小麦、陕南小麦、水稻和大豆等8个试验组别,每个试验组项目申报金额不超过140万元。

2.特色作物育种创新攻关。立足油菜、大豆、小杂粮、番茄和西甜瓜等特色作物,支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种业企业组建育种创新攻关联盟,重点培育和选择高含油油菜和大豆、优质高产小杂粮等突破性品种。每个项目申报金额不超过50万元。

3.粮油作物品种生产潜力筛选评价。根据我省不同生态区主要粮油作物布局,关中地区以优质或彩色特异小麦、机收或专用玉米为主,陕北以优质或机收玉米、马铃薯、小杂粮为主;陕南以油菜、水稻、大豆和马铃薯为主,支持各市组织开展潜力品种筛选评价,为全省农作物品种布局意见提供技术支撑。每个项目申报金额不超过150万元。

(三)种业市场净化项目(种子质量抽样检测)。完成省级下达的春、秋、冬三季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样检测等任务,保证农业用种安全。项目申报金额不超过50万元。

(四)种业发展扶持奖励项目。省级拟对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育繁推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和贡献的主体进行奖补,具体情况另行通知。

二、申报条件

(一)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项目

1.种质资源圃建设。①具有独立法人资格。②相关资源保存量不少于省内已知该类资源总数的30%。③有固定的办公和保护场所,种质资源保护人员具备相应专业技术职称。

2.种质资源研究开发与利用。①具有独立法人资格。②长期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工作,具备不少于10人的研发人员。③有固定的实验室和种质资源保存设施设备。

(二)种业创新攻关项目

1.品种审定试验测试。①具有独立法人资格。②具有丰富的组织和实施品种选育审定试验工作经验。③组织团队中至少有两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核心人员。

2.特色作物育种创新攻关。①具有独立法人资格。②长期开展相关作物育种、筛选和推广工作。③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3.粮油作物品种生产潜力筛选评价。①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级种子推广单位。②长期从事品种筛选、评价和鉴定工作。③能为制定全省农作物品种布局意见提供技术支撑。

(三)种业市场净化项目(种子质量抽样检测)。①具有独立法人资格。②具备组织种子质量抽捡能力。③承担国家或省级质量抽检任务。

 

更多内容 免费咨询:13053132051(vx同号)

推荐资讯
20万奖励!2025年汉中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请条件要求、时间流程及好处政策合集
20万奖励!2025年汉中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请条件要求、时间流程及好处政策合集
2025-04-29 16:40:00 点击查看
征集2025年安徽省各市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项目指南申报条件领域和申报时间要求建议
征集2025年安徽省各市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项目指南申报条件领域和申报时间要求建议
2025-04-29 16:34:00 点击查看
60分及格!2025年汉中市创新型中小企业申报时间、条件和打分标准及好处政策
60分及格!2025年汉中市创新型中小企业申报时间、条件和打分标准及好处政策
2025-04-29 16:13:00 点击查看
即将开始!2025年汉中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条件时间及好处政策
即将开始!2025年汉中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条件时间及好处政策
2025-04-29 16:04:00 点击查看
奖补细则!湖北省各地科学技术奖励补助及认定评审条件类别标准、申报周期流程规划了解
奖补细则!湖北省各地科学技术奖励补助及认定评审条件类别标准、申报周期流程规划了解
2025-04-29 15:49:00 点击查看
2025年武汉市各区人形机器人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周期奖补和条件材料、流程专题
2025年武汉市各区人形机器人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周期奖补和条件材料、流程专题
2025-04-29 15:49:00 点击查看
科技服务
高新企业专利申请商标注册更多项目版权登记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15855199550服务时间:8:30-12:00 14:00-18:00地址:南京市江宁区乾德路9号金都科技园12楼
版权所有© 卧涛控股有限公司 皖ICP备13016955号-1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皖B2-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