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合肥市技术攻关重点项目经费支持、智能终端产品开发、典型场景解决方案、升规、产业链、研发投入、营收增长等多项中国声谷和人工智能产业补贴政策!政策依据:《合肥市推动中国声谷建设和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小编现将政策支持方向及补贴标准总结如下,如有疑问可咨询小编!
合肥市奖励补贴政策项目免费咨询规划:18715034835(微信同号)
本文内容较多可通过“Ctrl+F”快捷键搜索关键词
政策时效: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政策内容
一、支持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围绕人工智能操作系统、框架软件、模型算法、国产芯片、智能传感、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实施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突破,对承担国家重点项目的企业,通过验收后按照不超过国家实际到账资金的20%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
二、支持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鼓励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单位协同创新,围绕科学研究、教育医疗、生产制造、智能建造、智慧物流、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开发典型场景解决方案。对已经应用的解决方案开发、应用单位,分别给予最高3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已经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示范效应的解决方案开发单位,分档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支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对获批行业或区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建设运营单位,按照不超过获批项目硬件设备及软件投入的30%给予最高200万元补贴。
三、支持智能终端产品开发。构筑智能终端产品新高地,支持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智能手机、智能电脑、智能穿戴、智能办公、智慧康养、虚拟现实等终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对技术水平、市场业绩达到一定条件的产品,分档给予研制单位最高300万元奖励。
四、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对成立两年内升规且符合条件的软件和人工智能企业,分档分阶段给予累计不超过2000万元的奖补。支持组建中国声谷基金,加大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的投资支持力度。
五、支持产业链企业导入。鼓励企业引荐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推动其生态企业集聚发展形成集群效应,新集聚企业在两年内升规的,每户给予引荐企业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励,单个企业奖励累计最高1000万元。鼓励各产业园区作为中国声谷合伙人,打造软件和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共同建设中国声谷拓展园区。对集聚上市公司、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专精特新、年度营收亿元以上、规模以上等企业的,分档给予激励支持,每个中国声谷(拓展)园区每年奖励最高500万元。
六、支持优质企业培育。对年度研发投入超过1000万元、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的中国声谷企业,按照不超过其研发投入的10%给予最高500万元补助。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对获得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中国声谷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对新通过软件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信息技术服务标准认证的企业,分档给予最高50万元、30万元补贴。
七、支持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建设人工智能算力、模型、检测、适配、开源工具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并对外开放共享、提供服务。开展平台服务效果评价,对服务效果达到一定条件的公共服务平台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励;对购买平台算力服务的企业,按照不超过购买服务费的30%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对购买平台其他服务的企业,按照不超过购买服务费的50%给予最高50万元补贴。
八、支持开源体系建设。建设一站式研究、开发、协作、部署和展示人工智能的开源服务体系。对基于自主核心技术研发的开源项目捐赠,符合相关条件的,给予捐赠企业最高5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主导运营开源社区或组织开展开源培训、论坛、竞赛等活动,按照不超过审定的社区年度运营费用的30%或活动举办场租费用的3倍,给予最高200万元补贴。
九、促进数据开发利用。支持数据要素供给与流通,对通过符合条件的数据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的数据产品及数据治理等数据服务,按照不超过实际交易额的10%给予最高100万元奖补。支持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50万元一次性奖补。支持数据要素应用创新,对本年度入选国家典型案例的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补。
十、提升产业治理能力。发挥中国声谷服务平台作用,打造高能级投资服务平台,建设中国声谷产业治理平台,根据工作开展成效给予每年最高200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
关于合肥市奖励补贴政策项目,如有疑问或申报意向可咨询小编!
合肥市奖励补贴政策项目免费咨询规划:18715034835(微信同号)
(卧涛科技:提供项目申报代办、知识产权、政府补贴政策、工商注册、代账调账、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申报材料编写、股改挂牌上市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