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牵头申报,5月10截止!2025年合肥市创新联合体申报指南!小编现将政策总结如下,如有疑问可咨询小编!
咨询电话:18715034835(微信同号)
一、支持举措
1.项目支持:每年征集发布一批我市重点产业链技术重大任务需求榜单,采用 “定向委托”“揭榜挂帅”“择优立项”等方式,组织我市创新联合体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获得市级立项的创新联合体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财政专项经费支持。
2.科技金融支持:设立创新联合体研发专项贷,根据联合体攻关任务情况,给予每家联合体1000万-2 亿元不等的预授信额度。对获得市级以上(含市级)项目立项的,按市重点产业有关支持政策给予50%利息补贴。
3.平台建设支持:加强对联合体各方共建的载体平台建设指导,支持申报中试基地、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协助申报省级、长三角和国家级创新联合体。协助联合体成员单位创建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推荐联合体牵头单位认定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企业联合创新中心。
4.人才支持:支持创新联合体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对创新联合体引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国家级领军人才等在资金和生活保障方面,按政策给予重点支持。
二、主要目标
合肥市创新联合体是由龙头企业牵头,以解决重点产业链发展需求为目标,通过市场化机制,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科研力量,组成的体系化、任务型创新合作组织。主要围绕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光伏及新型储能、高端装备及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家电(居)、量子信息、空天技术、聚变能源、下一代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重点领域及细分赛道进行布局,最终实现重点产业链全覆盖。
三、申报条件
创新联合体的牵头单位须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龙头企业(涵盖领军企业、链主企业、独角兽类企业等),且需满足以下条件:
1.企业近3年研发经费支出占营收收入比重不低于3%或近三年研发支出平均每年不少于3000万元,具备持续创新能力。
2.拥有核心技术以及完善的研发管理制度。
3.企业在产业标准、发明专利、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具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的能力。
联合体的共建单位应与牵头单位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或合作意愿。参与共建的企业一般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能够与牵头单位或其他成员单位优势互补。每个创新联合体应吸纳一定比例的科技中小微企业参加。参与共建的高校、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应拥有相关领域的创新研究团队,具备良好的科研实验条件。共建单位原则上不少于3家。
四、申报流程
1.企业申报: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牵头,会同共建单位制定相关申报建设方案,以牵头企业名义申报。申报材料包括:
(1)《合肥市创新联合体组建申请书》;
(2)《合肥市创新联合体建设方案》;
(3)创新联合体组建协议;
(4)创新联合体牵头单位研发投入占比及相关佐证材料;
(5)创新联合体年度工作方案、有关研发管理制度文件等。
2.审核推荐:牵头企业所在县(市)区、开发区科技管理部门作为归口管理部门,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初审和推荐。
3.综合评审:按照 “成熟一个、启动一个” 的原则,市科技局或委托第三方机构组织专家对推荐的企业申报方案进行论证,形成结果后提交市科技局局长办公会审议。经研究及公示无异议后,列入重点支持范围。联合体名称统一为 “合肥市 XXX 创新联合体”。经省级以上(含省级)单位批建的创新联合体,凭批建文件可直接认定为 “合肥市 XXX 创新联合体”。
五、申报时间及材料递交方式
1.申报时间:请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材料准备完成后向所在县(市)区、开发区科技部门提出申请,其中第一批计划于2025年5月10日截止,后期各区县一般每个季度最后一周汇总上报一次。市科技局常年受理,并根据申报情况组织评审。
2.材料递交方式:申报材料需同时提交纸质版和word电子版。纸质版材料一式3份,胶装成册,报送至各县(市)区、开发区科技部门。电子版材料发送至邮箱,邮件主题请注明 “合肥市创新联合体申报(公司名称)”。
关于2025年合肥市创新联合体申报,如有疑问或申报意向可咨询小编!
合肥市创新联合体申报免费咨询:18715034835(微信同号)
(卧涛集团:产业政策项目申报、工商财税,股权设计、软件开发、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专利商标版权软著、科技成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