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讲解老字号项目,包括合肥市各地企业申报中华老字号、安徽老字号、合肥老字号、庐阳老字号认定条件和申报补贴流程等,详情如下,蜀山区、包河区、庐阳区、瑶海区、政务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滨湖新区、新站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双凤经开区各地需要咨询申报的可以免费咨询渔渔为您解答辅导!
免费指导热线:19855109130(可加v)
专业做项目申报12年,申报经验非常丰富,有很多大企业成功案例!小编可以为您带来关于高新技术企业、商标软著专利等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非遗、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绿色工厂、大数据企业、首台套、标准、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奖、规上企业、老字号、新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设计、挂牌上市、软件开发、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排名、SEO优化等众多项目辅导规划。
合肥企业申报中华老字号条件
中华老字号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品牌创立时间在50年(含)以上;
(二)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三)面向居民生活提供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较高的产品、技艺或服务;
(四)在所属行业或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引领性和示范性,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赞誉。
中华老字号企业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
(二)依法拥有与中华老字号相一致的字号,或与中华老字号相一致的注册商标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且未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传承关系明确且无争议;
(三)主营业务连续经营30年(含)以上,且主要面向居民生活提供商品或服务;
(四)经营状况良好,且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具有符合现代要求的企业治理模式,在设计、研发、工艺、技术、制造、产品、服务和经营理念、营销渠道、管理模式等方面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六)在所属行业或领域内具有较强影响力;
(七)未在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中。
合肥企业申报安徽老字号条件
参加认定“安徽老字号”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拥有商标所有权或使用权,或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已受理该单位提出的与申报字号一致的商标注册申请;
(二)品牌创立已有40年,并累计经营至少30年以上;
(三)传承独特的产品、技艺或服务;
(四)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企业文化;
(五)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安徽地域文化特征,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六)具有良好信誉,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赞誉;
(七)国内资本及港澳台地区资本控股或相对控股,经营状况良好,且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合肥企业申报合肥老字号条件
“合肥老字号”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品牌创立时间在30年(含)以上;
(2)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合肥地域文化特征;
(3)面向居民生活提供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较高的产品、技艺或服务;
(4)在所属行业或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引领性和示范性,得到广泛的社会认同和赞誉。
“合肥老字号”企业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在合肥市行政区域内依法登记成立;
(2)依法拥有与合肥老字号相一致的字号,或与合肥老字号相一致的注册商标的所有权或使用权且未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传承关系明确且无争议;
(3)主营业务连续经营20年(含)以上,且主要面向居民生活提供商品或服务;
(4)经营状况良好,且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具有符合现代要求的企业治理模式,在设计、研发、工艺、技术、制造、产品、服务和经营理念、营销渠道、管理模式等方面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6)在所属行业或领域内具有较强影响力;
(7)未在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中。
合肥企业申报庐阳老字号条件
本政策重点支持注册、税务、统计登记地均在庐阳区,具有法人资格并实行独立核算的老字号企业。
合肥申报中华老字号、安徽老字号、合肥老字号、庐阳老字号认定补贴奖励
合肥“安徽老字号”“合肥老字号”认定奖补汇编
安巢经开区(本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有效期2年)
对当年获得中华老字号、安徽老字号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20万元、10万元奖励。
高新区(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对当年新获得省级(含)以上特色商业街、当年新认定“安徽老字号”、当年新入选“米其林餐厅”“黑珍珠餐厅”的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
庐江县(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2年)
对当年商贸流通企业获得5钻酒店、绿色饭店、中华老字号、省级老字号、省级名牌、市级以上著名商标的,分别一次性给予5万元、5万元、5万元、3万元、2万元、1万元奖励。
庐阳区(自2022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有效期2年)
对新认定的“中华老字号”“安徽老字号”和“庐阳老字号”品牌运营方,分别给予30万元、15万元和5万元的一次性奖补。对各级老字号企业新品研发及在庐阳区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如办公用房、中央厨房的购置和租赁)费用,给予30%的一次性奖补,最高不超过30万元。
瑶海区(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有效期2年)
对新认定的“合肥老字号”“安徽老字号”“中华老字号”企业,分别给予管理团队10万元、15万元、30万元奖励。
长丰县(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
对荣获国家级、省级“老字号”的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补(以上三项奖补同一企业当年度不重复享受)。
合肥企业申报中华老字号程序
第八条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原则上每3年认定并公布新一批次中华老字号名录。
中华老字号申报和认定工作主要通过商务部中华老字号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具体时间安排由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通知。
符合本办法第六条、第七条规定条件的企业应在规定日期内通过商务部中华老字号信息管理系统上传申报材料,具体包括:
(一)企业基本信息、股权结构及近5年经营情况;
(二)品牌创立时间的证明材料;
(三)老字号注册商标的权属证明文件;
(四)主营业务传承脉络清晰的证明材料;
(五)品牌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介绍材料;
(六)企业在设计研发、工艺技术、产品服务和经营理念、营销渠道、管理模式等方面创新发展的介绍材料;
(七)企业文化的介绍材料和获得荣誉的证明材料;
(八)针对上述材料并经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字的真实性承诺;
(九)商务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认为应当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
上述申报材料应当真实、有效、完整,其中能够通过政府信息系统获取的,相关部门可不再要求企业提供。
中央企业可通过其一级集团(总公司)并经主管单位同意后向商务部申报。
合肥企业申报安徽华老字号程序
具备“安徽老字号”认定条件、并愿意参与认定的单位,可向所在地县(市、区)级商务主管部门申报,并由设区市级商务部门审核提出初步评估意见后报省商务厅。具体步骤:
(一)申请提交:拟申请认定的单位据实填写申报表,按要求提交相关资料,并由县(市、区)级商务主管部门转报设区市级商务主管部门。
(二)调查鉴别:设区市级商务主管部门对申报单位提交的申请进行初核,确认申请有效的,组织有关机构、人员对资料进行调查与鉴别,并提出初步评估意见后报省商务厅。
(三)评审初定:省商务厅组织专家,采取对资料文审和实地核验等方式,提出评审建议。
(四)社会公示:省商务厅在官网等有关媒体上,将拟认定为“安徽老字号”的企业和品牌名单向社会公示七天,征求社会意见,接受监督。在公示期内,申报单位以及社会各界对公示有异议的,可向省商务厅提出复核申请,复核结果在接到复核申请后30个工作日内作出。
(五)作出决定:对拟认定的企业和品牌在公示期间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或异议与评定条件无实质性关联的,由省商务厅作出决定,认定为“安徽老字号”,并颁发牌匾和证书。证书分为正、副本,由企业妥善保存,定期换发。
国家商务部已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的我省企业品牌,按商务部有关规范执行,同时自动转为“安徽老字号”。
合肥企业申报合肥老字号程序
市商务局负责“合肥老字号”的认定及相关工作。由市商务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省老字号企业协会及有关行业专家学者等组成评审小组,负责“合肥老字号”的评审工作。原则上每两年认定一次。
已被商务部和安徽省商务厅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安徽老字号”的我市企业品牌,按商务部、省商务厅有关规范执行,递交申请备案后视为“合肥老字号”。
具备“合肥老字号”认定条件、并愿意参与认定的企业据实填写申报表,会同申报材料一并报送至所在地县(市)区、开发区商务主管部门。由所在地县(市)区、开发区商务主管部门对提交申请进行初评,确认申请有效的,由所在地县(市)区、开发区商务主管部门对申报企业提交资料进行调查与鉴别,并提出初步评估意见报市商务局。
市商务局牵头组织评审小组有关单位、专家对申报企业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必要时对有关内容进行现场调查,提出评审意见。
拟认定“合肥老字号”企业和品牌名单通过合肥市商务局网站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为15个工作日。在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均可向市商务局提出异议,并提供详实的书面举证材料。市商务局在接到异议后对异议情况进行复核,必要时可会同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评审。
拟认定为“合肥老字号”的企业和品牌在公示期间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由市商务局列入合肥老字号名录并向社会公布,颁发牌匾和证书。
以上就是小编将为大家具体讲解的内容,希望会对大家有个帮助!有任何项目问题都可以找小编指导。
需要咨询高新技术企业、软著专利等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评价、专精特新、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非遗、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绿色工厂、大数据企业、首台套、标准、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科学技术奖、规上企业、老字号、新产品、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公司注册注销、工商办理、股权挂牌、网站外包定制、百度关键词排名、SEO优化等更多政策项目的请直接联系渔渔:
免费咨询:19855109130,微信同号,为您解答指导。